不锈钢U型管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可分为材料、加工、安装和使用四大类,具体表现及成因如下:
1.材料缺陷
化学成分不达标:钢坯中合金元素(如铬、镍)含量偏差,导致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下降,易在腐蚀环境中发生点蚀或晶间腐蚀。
夹杂与气孔:冶炼时残留非金属夹杂物或气体,形成内部疏松或空洞,降低抗压能力,严重时引发裂纹扩展。
表面缺陷:包括轧入氧化铁皮、压痕、划伤等,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点,加速局部腐蚀。
2.加工缺陷
焊接缺陷:
未焊透/未熔合:因电流过小、速度过快或坡口设计不当,导致焊缝根部未完全熔合,易引发裂纹。
咬边与焊瘤:电流过大或运条不当造成母材烧蚀或金属堆积,削弱接头强度。
弯曲成形问题:U型管弯曲时易出现回弹、横截面畸变,外侧管壁减薄甚至断裂,内侧则可能增厚起皱。
3.安装缺陷
支撑不足:弯管部位未增设额外支撑点,或管夹间距超过管径15倍,导致振动应力集中。
密封失效:安装时未清理杂物或未保持干燥,密封圈受压不均,引发介质泄漏。
4.使用缺陷
晶间腐蚀:长期处于450-850℃环境时,碳化物在晶界析出,导致耐腐蚀性骤降,常见于焊接热影响区。
疲劳开裂:动态载荷下,U型管弯曲处因应力反复作用产生微裂纹,逐步扩展至断裂。
解决这些缺陷建议从材料控制(选用304/316L等标准材质,确保铬镍含量达标)、工艺优化(采用绕动成形工艺配合芯棒,减少弯曲变形;焊接时使用低热输入参数)和安装规范(按DL/T 515标准设置支撑点,安装后需进行阶梯式压力测试)入手!